烖
外语翻译
- calamities from Heaven, as floods, famines, pestilence, etc.; miser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災本字。詳災字註。《禮・中庸》:烖及其身者也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不烖我躬。【箋】烖,謂見誅伐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烖,危也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𤈮,从火𢦒。
注解
〔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烖〕字拼音是zā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𢦏、火。
〔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āi] ⑴ 同“災”。《説文•火部》:“烖,天火曰烖。……災,籀文从𡿧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祖才切頁碼第336頁,第24字續丁孫
𤈮
異體烖
天火曰烖。从火𢦔聲。
灾
或从宀、火。
𤆎
古文从才。
災
異體災
籒文从𡿧。
附注商承祚《福考》:「甲骨文从水,从戈,从火。以其義言之,水災曰𡿧,兵災曰𢦏,火災曰𰝸。後孳乳為烖、灾、災、𤆎、葘、𱰭、𤉣。結構任意,體多誤合矣。」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灾,烖或从宀、火。按:象屋下火。」按:「災」、「灾」二字,古籍中多作「災」,今「灾」字通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走該反頁碼第822頁,第4行,第2字述
天火曰烖。從火𢦏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𢦏音災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22頁,第5行,第1字述
或從宀、火。
鍇注臣鍇曰:「宀,室屋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22頁,第5行,第2字述
籒文從𡿧。
鍇注臣鍇曰:「𡿧音灾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22頁,第5行,第3字述
古文從才。
鍇注臣鍇曰:「才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祖才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936頁,第1字許惟賢第846頁,第6字
天火曰烖。
段注《春秋》宣十六年。夏。成周宣謝火。《左傳》曰:人火之也。凡火,人火曰火。天火曰災。按經多言災。惟此言火耳。引申爲凡害之偁。十五年傳曰:天反時爲災。地反物爲妖。民反德爲亂。亂則妖災生。
从火。𢦔聲。
段注祖才切。一部。今惟《周禮》作烖。經傳多借菑爲之。菑或譌爲薔。
或从宀火。
段注火起於下。焚其上也。
籒文从𡿧。
段注亦會意。亦形聲。
古文从才。
段注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