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盎的意思解释

皿部10画上下结构U+76CE

皿部

10画

5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MDLF

LKBT

LDGL

50102

4138

1627

U+76CE

2513425221 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àng

基本解释

古代的一种盆,腹大口小。

盛( shèng ),充盈。春意~然。诗意~然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皿,央声。本义: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。

2.同本义。

,盆也。 《说文》谓之缶。 《尔雅》中无斗米储。 《乐府诗集 · 东门行》

盎盂相敲(比喻家庭口角)

an earthen vessel with a big belly and a small mouth;

3.盎齐(浊酒)的省称。

三曰齐。 《周礼 · 酒正》

angqi;

动词

充溢。

其生色也睟然,见于面,于背。 《孟子 · 尽心上》

兴趣盎然;盎盎(洋溢的样子,充盈的样子);盎溢(充盈洋溢)

fill to overflow;

国语辞典解释


àng

详细解释

腹大口小的瓦盆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八三 · 逸民传 · 逢萌传》:“乃首戴瓦盎,哭于市。”《聊斋志异 · 卷一 · 劳山道士》:“遂各觅盎盂,竞饮先釂,惟恐樽尽。”

充满的、盈溢的。

宋 · 苏轼《答李邦直》诗:“诗词如醇酒,盎然薰四支。”

兴趣盎然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àng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古代一种器皿,腹大口小。

盎中无斗储。

2.《书》洋溢。

盎然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up; pot; bowl; abundant
  • reichlich (Adj)​, Schale, Schüssel, Pot
  • abondant, vase de terre cuite à large panse et ouverture étroite, cruch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烏浪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浪切,𡘋鴦去聲。說文》:盆也。爾雅・釋器》:盎謂之缶。【疏】瓦器也。可以節樂,可以盛水,盛酒。揚子《方言》:罃甈謂之盎。後漢・逢萌傳》:首戴瓦盎。古樂府・東門行》:盎中無斗儲。譚子《化書》:湯盎投井,所以化雹也。

又,盛貌。孟子》:盎於背。【註】其背盎盎然盛。樓异〈嵩山賦〉:方春陽之盎盎。

又,盎齊,酒名。周禮・天官》:酒正,辨五齊之名,三曰盎齊。【註】盎,猶翁也。盛而翁翁然蔥白也。

又,門名。三輔黃圖》:長安城南,出東頭,第一門曰覆盎門。

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倚朗切;《正韻》:於黨切,𡘋鴦上聲 —— 義同。

說文》或作㼜。

注解

〔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盎〕字拼音是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央、皿,五行属

〔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皿,央声。本义是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。

〔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àng] ⑴ 古代的一种盆,腹大口小。⑵ 盛( shèng ),充盈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烏浪切頁碼157頁,第12

盎盆也。从皿央聲。

異體𤬺

㼜盎或从瓦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晏亢反頁碼398頁,第2行,第1

㼜盆也。從皿央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漢長安城有覆盎門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98頁,第2行,第2

盎或從瓦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烏浪切古音第十部頁碼846頁,第6許惟賢375頁,第6

㼜盆也。

段注《釋器》。盎謂之缶。注云:盆也。假借爲酒名。《周禮》盎齊注曰:盎猶翁也。成而翁翁然。葱白色。如今酇白矣。按翁者,滃之假借。滃滃猶泱泱也。酒之成似之。《孟子》。盎於背。趙曰:其背盎盎然。凡言盎然者,皆謂盛。以音假借也。

从皿。央聲。

段注烏浪切。十部。

盎或从瓦。

段注《莊子》。甕㼜大癭。

白话解释

盎,一种盆器。字形采用“皿”作边旁,采用“央”作声旁。,这是“盎”的异体字,采用“瓦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皿、央聲,《說文》另有一或體作從瓦、央聲。從「皿」,指容器;從「瓦」,指材質;「央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