挨
意思解释
挨
āi基本解释
①依次,顺次。~门逐户。
②靠近。~近。肩~着肩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矣声。本义:以手击背。
2.从后推击;打。
挨,击背也。 挨,击也。
hit from behind;
3.靠近。
对垒每欲相摩挨。
挨晚(傍晚);学校挨着工厂;挨墙靠壁。
get close to;
4.拥挤。
宝玉挨身而入。
挨肩擦背(形容人群拥挤);挨挨挤挤;挨挨擦擦。
crowd;
5.依次,顺次。
挨次给假回还原籍,省亲祭祖。
挨门挨户,挨家比户(逐家逐户)
one by one;
6.另见 ái。
挨
ái基本解释
①遭受。~打。~骂。
②拖延。~时间。~延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遭受;忍受。
这无情棍棒,教我挨不的。
挨打;挨批。
suffer;
2.拖延;磨蹭。
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,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。
delay;
3.等待。
好容易挨到三点半钟。
wait;
4.困难地度过或走过。
只得挨过此岭,且去沙角镇上了任,却来打听。
挨日子(拖延时日);那时候挨一天算一天;挨了一年又一年。
drag on; scrabble for a living;
5.另见 āi。
国语辞典解释
挨
āi详细解释
动
1.击打、推击。
《广韵 · 上声 · 骇韵》:“挨,打也。”《列子 · 黄帝》:“既而狎侮欺诒,攩㧙挨抌,亡所不为。”
2.靠近、迫近。
宋 · 王安石《和王微之登高斋》诗三首之一:“衡门兼旬限泥潦,卧听窾木鸣相挨。”
挨近。
3.挤。
《水浒传 · 第三六回》:“宋江分开人丛,也挨入去看时,却原来是一个使鎗棒卖膏药的。”
4.忍受、遭受。
元 · 张国宾《合汗衫 · 第三折 》 :“我如今无舖无盖,教我冷难挨。”
挨打、挨骂、挨饿。
5.拖延。
《水浒传 · 第一六回》:“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,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。”
6.等待。
挨到十点,我们就有点心吃!
7.依照次序。
挨家挨户。
8.依靠。
明 · 汤显祖《牡丹亭 · 第三六出》:“想独自谁挨?独自谁挨?”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near, close by, next to, towards, against; to wait; to lean on
- nähern (V), neben, bei, an, nah, dicht, eng (Präp)
- être contigu, jouxter, successivement, un par un, souffir, encaisser, endurer, contre, gagner du temps, musard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於駭切;《集韻》:倚駭切,𡘋唉上聲。《說文》:擊背也。
又,《唐韻》:於攺切;《集韻》:倚亥切,𡘋愛上聲 —— 擊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英皆切,音唉 —— 本作𢰇,義同。
义又,推也。《六書故》:旁排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强進曰挨。《正字通》:今俗凡物相近謂之挨。
注解
〔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挨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āi、á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矣,五行属土。
〔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矣声。本义是以手击背。
〔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āi] ⑴ 依次,顺次⑵ 靠近㈡ [ái] ⑴ 遭受⑵ 拖延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於駴切頁碼第407頁,第9字續丁孫
挨
擊背也。从手矣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遏駭反頁碼第977頁,第3行,第3字述
擊背也。從手矣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於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432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57頁,第7字
擊背也。
段注《列子》。攩㧙挨抌。張注曰:烏駭反。推也。
从手。矣聲。
段注於駭切。一部。今俗音平聲。
白话解释
挨,击打背部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矣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矣聲。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;從「矣」為聲符(今音「矣」、「挨」音不同,古音很接近),沒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矣」字的本義為「語以(已)詞也」,就是句末語氣詞,此義與「挨」無關,因此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