㼜
瓦部10画上下结构U+3F1C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㼜
◎同“盎”。一种腹大口小的瓦器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盎) a basin; pot; bowl or dish, sleek; well-favoured, abundant, a musical instru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浪切 —— 與盎同,盆也。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甕㼜大癭說齊桓公。【註】甕㼜,大癭貌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倚朗切;《正韻》:於黨切,𡘋音坱。又,《集韻》:倚兩切,音鞅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。
〔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àng、p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央、瓦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烏浪切頁碼第157頁,第12字續丁孫
盎
盆也。从皿央聲。
㼜
異體𤬺
盎或从瓦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晏亢反頁碼第398頁,第2行,第1字述
盆也。從皿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漢長安城有覆盎門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98頁,第2行,第2字述
盎或從瓦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烏浪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846頁,第6字許惟賢第375頁,第6字
盆也。
段注《釋器》。盎謂之缶。注云:盆也。假借爲酒名。《周禮》盎齊注曰:盎猶翁也。成而翁翁然。葱白色。如今酇白矣。按翁者,滃之假借。滃滃猶泱泱也。酒之成似之。《孟子》。盎於背。趙曰:其背盎盎然。凡言盎然者,皆謂盛。以音假借也。
从皿。央聲。
段注烏浪切。十部。
盎或从瓦。
段注《莊子》。甕㼜大癭。
白话解释
盎,一种盆器。字形采用“皿”作边旁,采用“央”作声旁。,这是“盎”的异体字,采用“瓦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皿、央聲,《說文》另有一或體作從瓦、央聲。從「皿」,指容器;從「瓦」,指材質;「央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