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
意思解释
瓷
cí基本解释
◎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,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。陶~。~瓶。~壶。~碗。~器。~砖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瓦,次声。本义: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。也指瓷器) 同本义。
肴止于脯、醢、菜羹,器用瓷、漆。
瓷碗;细瓷;瓷枕;瓷仙(瓷器的人物造像);瓷注(陶瓷茶壶)
china; porcelain;
动词
◎〈方〉∶眼珠不动 严志和弯下腰,瓷着眼珠盯着地上老半天。—— 梁斌《红旗谱》
stare;
国语辞典解释
瓷
cí详细解释
名
◎瓷土的主要成分为长石及石英,经烧制后,质地坚硬细致、光滑润泽,呈白色半透明状,可施以各种彩釉花纹称为“瓷”。瓷与陶古或混而今有别,瓷质比陶质细致、坚硬。
《集韵 · 平声 · 脂韵》:“瓷,陶器之致坚者。”《文选 · 潘岳 · 笙赋》:“披黄包以授甘,倾缥瓷以酌酃。”
形
◎瓷质的。
瓷盘、瓷碗、瓷杯。
外语翻译
- crockery, porcelain, chinaware
- Porzellan (S)
- porcelai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疾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資切,𡘋音慈。《說文》:瓦器也。《類篇》:陶器堅緻者。潘岳〈笙賦〉:傾縹瓷以酌醽醁。《集韻》或作𦈱,俗作甆、𤮀。
注解
〔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。
〔瓷〕字拼音是c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次、瓦,五行属金。
〔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瓦,次声。本义是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。也指瓷器。
〔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í] ⑴ 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,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疾資切頁碼第427頁,第11字續丁孫
瓷
瓦器。从瓦次聲。
白话解释
瓷,瓦器。字形采用“瓦作边旁,采用“次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瓦、次聲。從瓦,指陶土製成的器皿;次聲,表示音讀。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,結構調整為上聲下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