熚
火部14画左右结构U+719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卑吉切;《集韻》:璧吉切,𡘋音必。《說文》:熚[⿰火⿵戊⿱𠮛炅],火貌。《玉篇》:熚炥,火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火聲也。
注解
〔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熚〕字拼音是b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畢。
〔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爆裂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卑吉切頁碼第334頁,第15字續丁孫
熚
熚𤒓,火皃。从火畢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畢聿反頁碼第818頁,第1行,第1字述
熚𤒓,火皃。從火畢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卑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920頁,第4字許惟賢第839頁,第1字
熚𤒓,火皃。
段注熚𤒓曡韵字。如《水部》之畢沸。
从火。畢聲。
段注卑吉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