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𨐨的意思解释

𨐨

辛部17画上下结构U+28428

辛部

17画

10画

上下结构

NKUJ

SJTT

XMBN

U+28428

51325141431121132

意思解释


𨐨

基本解释

同“辟”。法。《説文•辟部》:“𨐨,治也。”按:段玉裁改 作“法也”,并注云:“各本作‘治也’,今依《尚書》、《釋文》正。”《集韻•㫺韻》:“辟,《説文》:’法也。从卩,从辛。’卩,節制其辠也;从口,用法者也。古作𨐨。”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辛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必益切,音璧 —— 治也。與䢃同。

注解

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辛部

𨐨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井

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同“辟”。法。《説文•辟部》:“𨐨,治也。”按:段玉裁改 作“法也”,并注云:“各本作‘治也’,今依《尚書》、《釋文》正。”《集韻•㫺韻》:“辟,《説文》:’法也。从卩,从辛。’卩,節制其辠也;从口,用法者也。古作𨐨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必益切頁碼301頁,第10

𨐨

𨐨治也。从辟从丼。《周書》曰:「我之不𨐨。」

附注段注本作「法也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𤰞僻反頁碼750頁,第7行,第1

𨐨治也。從辟、井。《周書》曰:「我之不𨐨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井,法也,與刑同意。今《尚書》作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必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727頁,第2許惟賢756頁,第2

𨐨法也。

段注各本作治也。今依《尙書釋文》正。《金縢》云:我之弗辟。某氏云:治也。馬鄭音避。謂避居東都。《說文》作𨐨。云必亦反。法也。

从辟井。

段注㓝字下引易曰:井者,法也。辟亦聲。必益切。十六部。

《周書》曰:我之不𨐨

段注許所據壁中古文也。葢孔安國以今字讀之,乃易爲辟字。馬鄭所注者,從孔讀。不今《尙書》作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