畛
意思解释
畛
zhěn基本解释
①田地间的小路。
②界限。~域。~畦(规定的范围,界限)。
③致意,祝告:“~于鬼神”。
详细解释
1.形声。从田。本义:井田沟上的小路。
2.同本义。
畛,井田间陌也。 十夫有沟,沟上有畛。 田邑千畛。 徂隰徂畛。
畛陌(泛指田间的道路);畛畦(田间小路);畛辍(田间小路)
raised paths between fields;
3.界限(如领土或运动场的);边界。
畛,界也。 请言其畛。
畛封(界限;疆界);畛界(界限;范围);畛畔(界限;范围)
boundary;
国语辞典解释
畛
zhěn详细解释
名
1.田间分界的道路。
《广韵 · 上声 · 轸韵》:“畛,田间道。”《楚辞 · 屈原 · 大招》:“田邑千畛。”
2.界限。
《庄子 · 齐物论》:“请言其畛;有左,有右,有伦,有义……。”
动
◎祝告。
《礼记 · 曲礼下》:“畛于鬼神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畛,致也。祝告致于鬼神辞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border, boundary; raised path
- Grenze (S)
- limite, divergenc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𤱥
《唐韻》:之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止忍切,𡘋音軫。《說文》:井田閒陌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徂隰徂畛。【傳】畛,場也。《左傳・定四年》:封畛土略。【註】畛,塗所徑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遂人》:十夫有溝,溝上有畛。【註】十夫,二鄰之田。溝廣深各四尺,畛容大車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爲是而有畛也。【註】畛謂封域畛陌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致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臨諸侯,畛于鬼神曰:天王某甫。【註】畛,致也。天子巡狩至諸侯之國,必使祝史致祭鬼神。呂氏曰:猶畦畛之相接然,言交際也。方氏曰:望秩之禮,必於野外祭於畛。謂之畛,猶祭於郊謂之郊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吿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殄也。【註】謂殄絕。
义又,揚子《太𤣥經》:黃純於潛,不見其畛。【註】畛,根也。
义又,水名。《山海經》:靑要之山,畛水出焉。
又,《廣韻》:側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人切,𡘋音眞 —— 義同。張衡〈東京賦〉「殿未出乎城闕,旆已迴乎郊畛」,叶上𨻰轔、下神。
注解
〔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田部。
〔畛〕字拼音是zh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田、㐱,五行属金。
〔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田。本义是井田沟上的小路。
〔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ěn] ⑴ 田地间的小路。⑵ 界限⑶ 致意,祝告:“~于鬼神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之忍切頁碼第458頁,第20字續丁孫
畛
井田閒陌也。从田㐱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支允反頁碼第1077頁,第4行,第1字述
井田間陌也。從田㐱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之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78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10頁,第2字
井田閒百也。
段注井田閒者,謂十夫閒也。兩十夫之閒猶井閒也。徑畛涂道路皆可謂之陌阡。故曰井田閒陌。《遂人》曰:十夫有溝。溝上有畛。《周頌》曰:徂隰徂畛。《毛傳》曰:畛,埸也。按埸者,疆埸也。《信南山》疆埸有瓜是也。古衹作易。《左傳》曰:封畛土略。謂疆界。
从田。㐱聲。
段注之忍切。十二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