畼
田部14画左右结构U+757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丑亮切,音悵。《說文》:不生也。从田,昜聲。
义又,《博雅》:畼,長也。《說文》〔徐註〕:借爲通畼之畼。今俗別作暢,非。
又,地名。《史記・秦始皇紀》:將軍蒙驁攻魏氏畼、有詭。《索隱》曰:音暢 —— 魏之邑名。
又,《集韻》:直亮切,音仗 —— 田不生也。或作𤱼。
又,仲良切,音長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田部。
〔畼〕字拼音是ch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田、昜。
〔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àng] ⑴ 荒芜。⑵ 除草:“初岁祭耒,始用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丑亮切頁碼第458頁,第31字續丁孫
畼
不生也。从田昜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借爲通畼之畼。今俗別作暢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丑向反頁碼第1078頁,第3行,第3字述
不生也。從田昜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借此爲茂𧀄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丑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78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12頁,第1字
不生也。
段注今之暢葢卽此字之隷變。詩。文茵暢轂。傳曰:暢轂,長轂也。《月令》。命之曰暢月。注曰:暢,充也。葢皆義之相反而相生者也。
从田。昜聲。
段注丑亮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