畅
意思解释
畅暢
chàng基本解释
①没有阻碍地。~通。~达。~销。流~。通~。
②痛快,尽情地:~快。~谈。~游(a.畅快地游览:b.畅快地游泳)。欢~。舒~。~所欲言。
③姓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申,昜( yáng )声。本义:畅通,无阻碍。
2.同本义。
登台四望,三面皆畅。 美在其中,而畅于四支。
通畅(运行无阻);顺畅(顺利通畅,没有阻碍)
smooth; unimpeded;
3.舒畅。
旧国旧都,望之畅然。 感条畅之气。 美声畅于虞氏。
宽畅(心里舒畅);酣畅(畅快)
comfortable;
4.茂盛。
草木畅茂。
flourishing;
5.流畅,言辞敏捷、自在而流利 。
畅利(流利);明畅(明白流畅)
fluent;
副词
1.正;极;甚。
青衫忒离俗,栽得畅可体。
畅好(畅好是,畅好道。真是,真正;正好,甚好)
very;
2.尽情;痛快 。
畅抒(尽情地抒发)
free;
外语翻译
- smoothly, freely, unrestrained
- ungehindert, frei, ausgelassen (V), fließend, glatt
- sans encombre, à l'aise, libre, libre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丑亮切,音唱 —— 通暢。又,達也。《易・坤卦》: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。【疏】有美在中,必通暢於外。〈尙書序〉:約文申義,敷暢厥旨。
义又,《禮・月令》:命之曰暢月。【註】暢,充也。
义又,《類篇》:長也。
义又,琴曲。《風俗通》:命其曲曰暢。暢者,言其道之美暢。
义又,姓。《陳留風俗傳》:暢氏出齊,唐有暢當。
义《集韻》:通作鬯。
注解
〔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暢〕字拼音是ch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申、昜。
〔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àng] ⑴ 见“畅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丑亮切頁碼第458頁,第31字續丁孫
畼
不生也。从田昜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借爲通畼之畼。今俗別作暢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丑向反頁碼第1078頁,第3行,第3字述
不生也。從田昜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借此爲茂𧀄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丑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78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12頁,第1字
不生也。
段注今之暢葢卽此字之隷變。詩。文茵暢轂。傳曰:暢轂,長轂也。《月令》。命之曰暢月。注曰:暢,充也。葢皆義之相反而相生者也。
从田。昜聲。
段注丑亮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