𩚬
飠部13画左右结构U+296A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於革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乙革切,𡘋音厄。《玉篇》:飢貌。與𩚚、𩜄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:烏格切,音啞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𩚬〕字拼音是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戹。
〔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] ⑴ 同“𩚚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於革切頁碼第165頁,第16字續丁孫
𩚬
飢也。从𠊊戹聲。讀若楚人言恚人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晏革反頁碼第413頁,第2行,第3字述
飢也。從食戹聲。讀若楚人言恚人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於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886頁,第3字許惟賢第393頁,第6字
飢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作飢皃。
从𠊊。戹聲。讀若楚人言恚人。
段注於革切。十六部。恚與戹皆十六部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