碍
石部13画左右结构U+788D
意思解释
碍礙
ài基本解释
◎妨害,限阻。妨~。阻~。~事。障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石,疑声。本义:妨碍,阻挡。
2.同本义。
碍,止也。 限至曰碍。 孰能碍之。 碍诸以礼乐。 直视无碍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 妨碍别人做事,使人感到不方便;障碍(挡住道路,使不能顺利通过;也指阻挡物);碍着脸(难为情,怕伤情面)
碍手碍脚
prevent; stop;
3.遮蔽;掩盖。
云雾不礙其视。 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。
cover; screen;
4.牵挂。
洞同覆载,而无所碍。 那时我身入空门,一身无碍,万缘俱寂。
worry;
越南字释义
外语翻译
- obstruct, hinder, block, deter
- stören, behindern, hindern, hemmen
- entraver, gêner, embarrasser, bloquer, obstru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俗礙字。
注解
〔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碍〕字拼音是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㝵,五行属土。
〔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石,疑声。本义是妨碍,阻挡。
〔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ài] ⑴ 妨害,限阻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漑切頁碼第312頁,第32字續丁孫
礙
止也。从石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偶代反頁碼第777頁,第7行,第3字述
止也。從石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漑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805頁,第3字許惟賢第789頁,第4字
止也。
段注《列子・黃帝》篇作硋。
从石。疑聲。
段注五漑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白话解释
碍,(在巨岩前面)因疑惑而止步。字形采用“石”作边旁,“疑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石、疑聲。從「石」,指石能阻擋通行;「疑」表示音讀,亦兼有疑惑而不知趨向的意思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