餑
飠部15画左右结构U+9911
国语辞典解释
餑饽
bō详细解释
名
1.煮茶所得的精华。茶煮好后浮在表面上的泡,称为“沫”。轻的沫称为“花”,在汤中层层混合的茶沫称为“餑”。
唐 · 陆羽《茶经 · 卷下 · 五之煮》:“凡酌置诸碗,令沫、饽均。沫、薄,汤之华也。华之薄者曰:‘沫’,厚者曰:‘饽’,细轻者曰:‘花’。”
2.面食。参见“饽饽”条。
外语翻译
- ferrule; cakes, biscuits
- gâteau, biscuit, petit pai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蒲沒切;《集韻》:薄沒切,𡘋音勃。《玉篇》:麪餑。《博雅》:餑、䭒,長也。
注解
〔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餑〕字拼音是b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孛。
〔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ō] ⑴ 见“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