懊
忄部15画左右结构U+61CA
意思解释
懊
ào基本解释
◎烦恼,悔恨。~丧( sàng )。~恼。~恨。~悔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(形声。从心,奥声。本义:失悔,认识到错了而烦恼) 同本义。
门生惊懊者累日。 垂头视之,如有懊丧竟。
懊叹(悔恨而叹息);懊憹(懊恼;烦闷)
deeply regret; annoyed;
外语翻译
- vexed, worried, nervous; regret
- plein de regrets, repentant, fâché, vex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烏皓切;《集韻》:烏浩切,𡘋音襖。《廣韻》:懊,惱也。《集韻》:恨也。或作㤇。晉綠珠有〈懊儂歌〉。
又,《廣韻》:烏到切;《集韻》:於到切,𡘋音奧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忨也。【郭璞註】愛忨也。蓋人情因愛生惱,終爲懊恨之意。
又,《集韻》:乙六切,音澳。《廣韻》:貪也。
注解
〔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懊〕字拼音是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奧,五行属土。
〔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奥声。本义是失悔,认识到错了而烦恼。
〔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ào] ⑴ 烦恼,悔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