㘭
土部7画左右结构U+362D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坳) a hollow in the ground; a cavity, undulatin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交切,音凹 —— 窊下也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則芥爲之舟。
又,《集韻》:於敎切,音拗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坳〕字拼音是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幼,五行属土。
〔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幼声。本义是低凹的地方。
〔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ào] ⑴ 山间的平地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於交切頁碼第457頁,第5字續丁孫
坳
異體㘭
地不平也。从土幼聲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《莊子》『覆杯水于坳堂之上』,始見此字。《釋文》引司馬云:『坳,塗地令平。』知司馬彪以為《爾雅》『地謂之黝』黝字……至支遁以『堂有坳垤形』解《莊子》,乃轉為地不平。『坳』與『黝』因別字別義,幾莫究其原矣。」
白话解释
坳,地而凹凸不平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幼”是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