譒
言部19画左右结构U+8B5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補過切,波去聲。《說文》敷也,引《尚書》王譒吿之修,今《書・盤庚》作播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謠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唐書・則天后紀》:給事周譒。
又,《集韻》:逋禾切,音波。《說文》:義同。
注解
〔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譒〕字拼音是b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番。
〔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ò] ⑴ 传布:“王~告之。”⑵ 谣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補過切頁碼第71頁,第32字續丁孫
譒
𢾭也。从言番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王譒告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補貨反頁碼第202頁,第4行,第2字述
敷也。從言番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王譒告之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布言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補過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377頁,第4字許惟賢第170頁,第1字
𢾭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播,一曰布也。此與音義同。
从言。番聲。
段注補過切。十七部。番聲本在十四部。
《商書》曰:王譒告之。
段注《般庚》上篇文。今尚書作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