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譺的意思解释

言部21画左右结构U+8B7A

言部

21画

14画

左右结构

YXTH

YRPKO

SRXI

07681

U+8B7A

411125135311345452134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弯钩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ài

基本解释

说话不流畅。

欺骗;嘲弄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廣韻》:五介切;《集韻》:牛戒切,𡘋𢟰說文》:騃也。廣韻》:誡譺也。類篇》:欺悱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魚紀切;《集韻》:偶起切,𡘋音擬 —— 議也、欺也、調也。集韻》與擬同,或作懝,亦作疑,又書作𧭐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魚記切,擬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鄂力切,音觺。字彙補》:齊敬貌。史記・褚氏筴傳》:求之於白蛇蟠杅林中者,齋戒以待譺然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譺,音嶷 —— 求者齋戒以待,恆譺然也。集韻》與㘈同,或作嶷、懝。

注解

〔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譺〕字拼音是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疑

〔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ài] ⑴ 说话不流畅。⑵ 欺骗;嘲弄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五介切頁碼72頁,第38

異體𧭐

譺騃也。从言疑聲。

附注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六引作『欺調也』。此作騃,疑校者輒改。卷三引《字林》『大調曰譺』即本《說文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五介反頁碼206頁,第1行,第1

譺騃也。從言疑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言多礙也,今人作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五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384頁,第3許惟賢173頁,第5

譺騃也。

段注騃,馬行仡仡也。此騃之本義也。《方言》。癡,騃也。騃吾駭反。此騃之別義也。《廣雅》。譺,調也。謂相嘲調。《通俗文》。大調曰譺。按大相嘲調者如癡騃然也。

从言。疑聲。

段注五介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