䥝
意思解释
䥝
áo基本解释
①温器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䥝,釜也。”《廣韻•豪韻》:“䥝,銅瓮。”
②金器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䥝,金器。”
③用慢火烂煮肉物。《六書故•地理一》:“䥝,按:今人㠯慢火爛𢐼肉物為䥝。”
④苦战;激战。后作“鏖”。《漢書•霍去病傳》“鏖皋蘭下”
外语翻译
- (standard form of 鏖) desperate fighting; to fight hard, (a stove) for keeping warm; to stew something until it's tend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刀切,音鏖。《說文》:溫器也。一曰銅器。《五音集韻》:銅瓮。《博雅》:鬴也。
义又,《六書故》:今人以慢火爛煑肉物爲䥝。
又,《集韻》:乙六切,音㦽 —— 義同。
义本作鐭。
注解
〔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䥝〕字拼音是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麀。
〔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áo] ⑴ 温器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䥝,釜也。”《廣韻•豪韻》:“䥝,銅瓮。”⑵ 金器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䥝,金器。”⑶ 用慢火烂煮肉物。《六書故•地理一》:“䥝,按:今人㠯慢火爛𢐼肉物為䥝。”⑷ 苦战;激战。后作“鏖”。《漢書•霍去病傳》“鏖皋蘭下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於刀切頁碼第465頁,第13字續丁孫
䥝
異體𨰅
溫器也。一曰金器。从金麀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阿高反頁碼第1089頁,第7行,第1字述
溫器也。一曰金器。從金麀聲。讀若奧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於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81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24頁,第7字
𥁕器也。
段注𥁕各本作温。今正。下同。《廣韵》曰:䥝,銅瓫也。今江東尙有䥝孰之語。與《火部》以微火温肉之𤇯義同。或作𤏶。或作鏖。《集韵》曰:盡死殺人曰鏖糟。漢霍去病合短兵,鏖皋蘭下是也。
一曰金器。
段注則非炊物器。
从金。麀聲。
段注於刀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讀若奥。
段注小徐有此三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