霭
雨部19画上下结构U+972D
意思解释
霭靄
ǎi基本解释
◎云气。~~(云雾密集的样子)。云~。烟~。暮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雨,谒声。本义:云气。
2.同本义。
倾云结流霭。 暮霭沉沉楚天阔。 山涤余霭,宇暧微霄。
暮霭(傍晚的云雾)
mist;
3.烟雾;蒸气。
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
smoke; vapor; mist;
4.姓。
外语翻译
- cloudy sky, haze; calm, peaceful
- ciel nuageux, amicalement, brume, calme, paisible, amica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蓋切,音藹。《說文》:雲貌。从雨,謁省聲。《集韻》或作䨠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雲集貌。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依亥切,音欸 —— 義同。又,《韻會》:氛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於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阿葛切,𡘋音遏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。
〔靄〕字拼音是ǎ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謁。
〔靄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雨,謁聲。本义是雲氣。
〔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ǎi] ⑴ 雲氣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蓋切頁碼第385頁,第25字續丁孫
靄
雲皃。从雨,藹省聲。
白话解释
霭,天地间像雲又像雾的暮气。字形采用“雨字头”,“藹”是声旁,但省略了“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