餅
飠部14画左右结构U+9905
外语翻译
- rice-cakes, biscuits
- galette, crêpe, gâteau, cookie, tout objet circulaire et aplati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俗餠字。
注解
〔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餅〕字拼音是bǐ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并。
〔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ǐng] ⑴ 见“饼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必郢切頁碼第163頁,第20字續丁孫
餠
異體餅
麪餈也。从𠊊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比郢反頁碼第409頁,第5行,第1字述
麪餈也。從食,從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麥曰餅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必郢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873頁,第2字許惟賢第387頁,第9字
麪餈也。
段注《麥部》曰:麪,麥末也。麪餈者,餠之本義也。《方言》曰:餠謂之飥,或謂之餦,或謂之餛是也。
从𠊊。𢆙聲。
段注必郢切。十一部。
白话解释
饼,用面粉或米粉做成的扁圆状干粮。字形采用“食”作边旁,采用“并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從食、并聲。《說文》:「餅,麵餈也。」段注:「麵餈者,餅之本義也。《方言》曰:『餅謂之飥,或謂之餦,或謂之餛是也。』」《說文》:「餈,稻餅也。」段注:「《方言》曰:『餌謂之餻,或謂之粢,或謂之,或謂之餣,或謂之
,謂米餅也。』」楷書字形因成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