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恧的意思解释

心部10画上下结构U+6067

心部

10画

6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DMJN

MBP

GLWZ

10332

1867

7704

U+6067

1325224544 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竖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惭愧。愧~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自愧。

,惭也。从心,而声。 《说文》山之东西,自愧曰 《方言六》苟中情之端直兮,莫吾知而不 《后汉书 · 张衡传》处之不惭 《汉书 · 王莽传上》内负宿心,外良朋。 嵇康《幽愤歌》

恧颜(惭愧);恧步(惶愧却步);恧怩(惭愧忸怩);恧恧(惭愧的样子);恧然(惭愧的样子);恧缩(惭愧而畏缩)

be ashame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羞惭、惭愧。

《文选 · 嵇康 · 幽愤诗》:“内负宿心,外恧良朋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言语谲诡,令臣缩恧。”

惭恧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惭愧。

言语谲诡,令臣缩恧(唐‧柳宗元《乞巧文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eschämt (Adj)
  • se sentir honteux, confu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女六切,音忸。說文》:慙也。从心,而聲。【徐曰】心挫衂也。小爾雅》:心愧爲恧。揚子《方言》:山之東西,自愧曰恧。

又,叶女力切,音匿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夕惕若厲以省諐兮,懼余身之未敕;苟中情之端直兮,莫吾知而不恧。

又,或作忸。六書精蕰〔即《六書精蘊》〕:从而、从心。髡首而心懷慙也。

注解

〔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恧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而、心,五行属

〔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ǜ] ⑴ 惭愧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女六切頁碼357頁,第33

恧慙也。从心而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而叔反頁碼868頁,第1行,第3

恧慙也。從心而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心挫衄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女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058頁,第1許惟賢900頁,第5

恧慙也。从心。而聲。

段注女六切。古音在一部。音轉入三部。屋韵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