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恥的意思解释

心部10画左右结构U+6065

心部

10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BNY

SJP

CEWZ

13400

U+6065

1221114544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ǐ

基本解释

同“耻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chǐ

详细解释

1.羞愧的心。

《孟子 · 尽心上》:“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”

无耻、知耻。

2.羞辱的事。

《吕氏春秋 · 季秋纪 · 顺民》:“越王苦会稽之耻。”

雪耻、奇耻大辱、引以为耻。

羞辱。

《国语 · 越语上》:“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chǐ

详细解释

1.羞愧。

知耻、无耻、寡廉鲜耻。

2.耻辱。

报仇雪耻、奇耻大辱。

3.认为羞耻;感到可耻。

不耻下问、耻与同座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hame, humiliation; ashamed
  • Schande (S)​, Ungnade (S)
  • honte, humiliatio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 )

唐韻》:敕里切;《集韻》:丑里切,𡘋褫上聲《說文》:辱也。从心,耳聲。周禮・地官・司救》:恥諸嘉石。【註】恥辱之也。左傳・昭五年》:恥匹夫不可以無備,况國乎。【註】言不可辱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慙也。孟子》:人不可以無恥。【註】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。

或作誀。

六書總要》:从心耳會意。取聞過自愧之義。凡人心慙,則耳熱面赤,是其驗也。俗譌作耻。

注解

〔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恥〕字拼音是c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心

〔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ǐ] ⑴ 同“耻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敕里切頁碼357頁,第29

恥辱也。从心耳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敕以反頁碼867頁,第7行,第1

恥辱也。從心耳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敕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057頁,第4許惟賢900頁,第1

恥辱也。

段注《辰部》曰:辱,恥也。二篆爲轉注。

从心。耳聲。

段注敕里切。一部。

白话解释

耻,羞辱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“耳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與篆文字形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耳聲,表示音讀。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隸書或作,改心為止,以強調字音,成為有聲無形的二聲字。標準字作恥,規範字作「耻」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