惩
意思解释
惩懲
chéng基本解释
①戒止。~前毖后。
②处罚,警戒。严~。~罚。~办。~戒。~治。~一警百。
③苦于:“~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”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心,征声。本义:警戒;鉴戒。
2.同本义。
惩,戒也。 惩,恐也。 则民有所惩。 不惩其心。
惩毖(受创于前,当戒慎于后);惩纠(告戒督察);惩示(警告)
be on the alert against; guard against; warn;
3.处罚。
惩恶而劝善。 惩肆而去贪。
惩劝(责罚与奖赏);惩恶劝善(贬斥坏人,奖励好人);惩创(惩戒;警惕)
penalize; punish;
4.改定。
变律改经,一皆惩革。
change;
5.克制;制止 。
惩忿(克制忿怒)
restrain; stop;
外语翻译
- punish, reprimand; warn
- disziplinieren (V), strafen (V)
- punir, châti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直陵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持陵切,𡘋音澄。《說文》:㣻也。从心,徵聲。通作徵。
又,叶仲良切,音長。屈原〈離騷〉:民生各有所樂兮,余獨好修以爲常。雖體解吾猶未變兮,非余心之可懲。
注解
〔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懲〕字拼音是ch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徵、心。
〔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éng] ⑴ 见“惩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直陵切頁碼第358頁,第2字續丁孫
懲
㣻也。从心徵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纏陵反頁碼第868頁,第5行,第1字述
㣻也。從心徵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直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059頁,第2字許惟賢第900頁,第12字
㣻也。
段注二篆爲轉注。古亦叚徵爲懲。
从心。徵聲。
段注直陵切。六部。
白话解释
惩,心理打击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徵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從篆文到楷書,形構都是從心、徵聲。從心,表示表示內心的狀態;徵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楷定作懲。規範字作「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