㚢
外语翻译
- (ancient form of 奴) a slave; a servant, term of depreciation, (ancient form of 侮) to insult; to ridicu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奴字。註見上。
义又,《集韻》:侮,古作㚢。註詳人部七畫。
注解
〔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㚢〕字拼音是n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女。
〔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ú] ⑴ 同“奴”。《説文•女部》:“㚢,古文奴。”㈡ [w] ⑴ 同“侮”。《集韻•噳韻》:“侮,古作㚢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乃都切頁碼第413頁,第4字續丁孫
奴
奴、婢,皆古之辠人也。《周禮》曰:「其奴,男子入于辠隸,女子入于舂藁。」从女从又。
鉉注臣鉉等曰:又,手也。持事者也。
仅
異體㚢
古文奴从人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又,所以持事也,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内都反頁碼第988頁,第2行,第2字述
奴婢皆古辠人。從女又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其奴,男入于辠隸;女入于舂藁。」
鍇注臣次立曰:「又,非聲。按徐鉉云,又,手也;持事者也。當云從又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88頁,第3行,第1字述
古文奴從人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乃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63頁,第5字許惟賢第1071頁,第8字
奴婢皆古辠人。《周禮》曰:其奴男子入于辠隷。女子入于舂稾。
段注《秋官》司厲文。鄭司農云:謂坐爲盜賊而爲奴者。輸於罪隷,《舂人》,稾人之官也。由是觀之。令之爲奴婢,古之罪人也。故書曰:予則奴戮汝。《論語》曰:箕子爲之奴。《春秋傳》曰:斐豹隷也。著於丹書。玄謂奴從坐而𣳚入縣官者,男女同名。按許用仲師說。入罪隷者奴。入舂稾者可呼婢。引伸之,凡水不流曰奴。木之類近根者奴。《毛傳》曰:帑,子也。《左傳》鳥帑,鳥尾也。駑馬,下乘也。其字皆當作奴。皆引伸之義也。
从女又。
段注男女皆在焉。故从女又。所以持事也。會意。乃都切。五部。
古文奴。
白话解释
奴,奴、婢,都是古代的罪人。《周礼》上说,那些成为奴隶的,男的交给负责差役的官员,女的交给负责舂米炊煮和种菜采集的官 员。字形采用“女、又”会义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奴”字,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「奴」字從又執女,表示以手抓著一個犯罪的女人,因此本義是女奴隸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都繼承甲骨文的寫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