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
意思解释
丙
bǐng基本解释
①天干的第三位,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。
②火的代称(五行中“丙”、“丁”属火)付~(把信件等烧掉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象形。本义:鱼尾。《尔雅·释鱼》曰:‘鱼枕谓之丁,鱼肠谓之乙,鱼尾谓之丙’。乙之象鱼肠,丙之象鱼尾,可无庸说。”。
2.鱼尾。
鱼尾谓之丙。
fishtail;
3.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,与地支相配,用以纪年、月、日 [the third of the ten “Celestial Stems”]。
其日丙丁。 丙刚丁柔。
丙子、丙戍、丙寅以纪年;丙科(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);丙夜(即三更。半夜,夜中子时)
4.古代以十干配五方,丙为南方之位,因以指南方。
丙位南方,万物成炳。
丙向(南向,即朝南)
south;
5.五行中丙丁属火,因以为火的代称。丙为阳火,丁为阴火 。
丙丁神(火神);付丙(烧掉)
fire;
6.在可数序列中的第三个 。
丙等
the third;
国语辞典解释
丙
bǐng详细解释
名
1.天干的第三位。
2.用来排列次序等第,在甲、乙之后,表示第三。
丙班、丙等。
3.火的别称。如火灾称为“付丙”。
《淮南子 · 天文》:“其日丙丁。”汉 · 高诱 · 注:“丙丁,皆火也。”
4.姓。如汉代有丙吉。
外语翻译
- third; 3rd heavenly stem
- dritter der zehn Himmelsstämme
- bing (tronc céleste), troisièm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兵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補永切,𡘋音炳 —— 十幹名之一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丙曰柔兆,月在丙曰修。《說文》:南方之位也。南方屬火,而丙丁適當其處,故有文明之象。
义又,《周𩩙算經》:上天名靑丙,下地曰靑戊。
义又,張衡〈東京賦〉:大丙弭節,風后陪乗。【註】大丙,神名。
又,《集韻》:陂病切,音柄 —— 日名。
注解
〔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一部。
〔丙〕字拼音是bǐng,独体字,可拆字为一、内,五行属火。
〔丙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本义是鱼尾。《尔雅·释鱼》曰:‘鱼枕谓之丁,鱼肠谓之乙,鱼尾谓之丙’。乙之象鱼肠,丙之象鱼尾,可无庸说。”。
〔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ǐng] ⑴ 天干的第三位,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。⑵ 火的代称(五行中“丙”、“丁”属火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兵永切頁碼第486頁,第7字續丁孫
丙
位南方,萬物成,炳然。陰气初起,陽气將虧。从一入冂。一者,陽也。丙承乙,象人肩。凡丙之屬皆从丙。
鉉注徐鍇曰:「陽功成,入於冂。冂,門也,天地陰陽之門也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于省吾謂丙『象物之安』,即今俗所稱物之底座,上象平面可置物,下象左右足。金文或填實,或訛从火,楚系加飾符『口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鄙永反頁碼第1133頁,第3行,第1字述
位南方也,萬物成炳然。陰气初起,陽氣將虧。從一入冂。一者,陽也。丙承乙,象人肩也。凡丙之屬,皆從丙。
鍇注臣鍇曰:「陽功就,萬物皆成炳然彰著。夫物極則衰,功成則去,明盛而晦,陽極而陰,物非陰不定夏之有秋,所以揫斂,焦殺萬物使成也。冂猶門也,《易》曰:『乾坤,其易之門邪?』天地,陰陽之門戶,陽功成將去冂也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明炳於丙。』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兵永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960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86頁,第2字
位南方。
段注句。
萬物成炳然。
段注句。
侌气初起。昜气將𧇾。
段注鄭注《月令》曰:丙之言炳也。萬物皆炳然箸見。《律書》曰:丙者,言陽道箸明。《律曆志》曰:明炳於丙。
从一入冂。
段注合三字會意。陽入冂,伏臧將𧇾之象也。兵永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一者,昜也。
段注釋篆體之一。
丙承乙。象人肩。
段注冡《大一經》。
凡丙之屬皆从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