𠀚
一部6画上下结构U+2001A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𠀚
◎同“不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不字。註詳三畫。
注解
〔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一部。
〔𠀚〕字拼音是bù,上下结构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方久切頁碼第394頁,第1字續丁孫
𠀚
異體不
鳥飛上翔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凡不之屬皆从不。
附注王國維《觀堂集林》:「不者,柎也。」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羅振玉曰:『象花不形,花不為不之本義。』……不,原意為鄂足,象形字,名詞。後借用為否定副詞,日久而為借意所專,乃另造柎字以還其原。」按:不,孳乳為丕,金文用為丕顯字。《說文》解形誤,所訓為假借義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甫柔反頁碼第948頁,第6行,第1字述
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從一,一猶天也。𢁔,象形。凡不之屬,皆從不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甫鳩切、甫九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3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15頁,第5字
鳥飛上翔不下來也。
段注凡云不然者。皆於此義引申叚借。其音古在一部。讀如德韵之北。音轉入尤,有韵讀甫鳩,甫九切。與弗字音義皆殊。音之殊,則弗在十五部也。義之殊。則不輕弗重。如嘉肴弗食不知其旨,至道弗學,不知其善之類可見。《公羊傳》曰:弗者,不之深也。俗韵書謂不同弗。非是。又詩鄂不𩏬𩏬箋云:不當作柎。柎,鄂足也。古聲不柎同。
从一。一猶天也。
段注他處云一地也。此以在上。知爲天。
象形。
段注謂不也。象鳥飛去而見其翅尾形。音見上。
凡不之屬皆从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