𠀤
一部7画上下结构U+2002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竝,隷作並。
注解
〔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一部。
〔並〕字拼音是bì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䒑、业、;、丷、亚。
〔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ng] ⑴ 同“并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蒲迥切頁碼第349頁,第1字續丁孫
𡘋
異體竝、並
併也。从二立。凡竝之屬皆从竝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象二人並立形。」按:竝字經典多作並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頻靜反頁碼第848頁,第2行,第1字述
併也。從兩立。凡竝之屬,皆從竝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蒲迥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001頁,第2字許惟賢第874頁,第6字
併也。
段注《人部》併下曰:竝也。二篆爲轉注。鄭注《禮經》古文竝今文多作併。是二字音義皆同之故也。古書亦多用爲傍字者。傍,附也。
从二立。
段注蒲迥切。十一部。
凡竝之屬皆从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