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衄的意思解释

血部10画左右结构U+8844

血部

10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TLNF 86,TLNG 98

HTNG

MLXE

27112

5880

8412

U+8844

3252215211 撇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提、横折、竖、横、横

𦤊𧖷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鼻出血。鼻~。

损伤,挫败。败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鼻出血。

,鼻出血也。从血,丑声。 《说文》。俗字作衂春不鼽 《素问 · 金匮真言论》此人奉使出门,卒尔鼻 《大庄严论经》

nosebleeding;

2.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。

耳衄;齿衄。

bleed;

3.畏缩。

未战而退,先自摧,亦古之所忌。 《晋书》

shrink;

4.挫折;挫伤;失败。

莫不衂锐挫铓。 左思《吴都赋》流闻东军失备,师徒小 曹植《求自试表》

衄折(失败,挫败);衄挫(衄折);衄痍(创伤);衄锐(挫其锋锐)

be defeate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鼻子出血称为“衄”,后泛指出血。

汉 · 张机《伤寒论 · 卷一 · 辨脉法》:“脉浮,鼻中燥者,必衄也。”明 ·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 · 卷三上 · 百病主治药 · 吐血衄血》:“口鼻并出曰脑衄,九窍俱出曰大衄。”

鼻衄、耳衄。

2.挫败。

《文选 · 曹植 · 求自试表》:“流闻东军失备,师徒小衄。”《宋史 · 卷二五四 · 赵赞传》:“赞独持重,自秋涉冬,未尝挫衄。”

败衄。

3.畏缩。

《宋史 · 卷二八九 · 高琼传》:“范廷召、桑赞所将边兵临敌退衄。”《辽史 · 卷七三 · 萧敌鲁传》:“敌鲁有胆略,闻敌所在即驰赴,亲冒矢石,前后战未尝少衄,必胜乃止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鼻子出血;泛指五官和肌肤等出血。

鼻衄、耳衄、衄血。

2.《书》溃败。

战衄、败衄、师徒小衄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epistaxis, nosebleed; to be defeated
  • saigner du nez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血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女六切,音忸。說文》:鼻出血也。〈素問〉:鼻衄。又,脾移𤍠于肝,則爲驚衄。

又,《廣韻》:挫也。綱目集覽》:敗北曰衄。曹植〈求自試表〉:師徒小衄。風俗通》:且有强兵良謀,雜襲繼踵,每輒挫衄。

又,〈魏志〉〔裴松之註〕:焦先𥨥于河渚閒,有竊問,見今討吳何如。先不肯應,而謬歌曰:祝衄祝衄,非魚非肉,更相追逐。

又,《集韻》:而六切,音肉 —— 義同。

或作𧗗,俗作䘐。

注解

〔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

〔衄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血、丑,五行属

〔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ǜ] ⑴ 鼻出血⑵ 损伤,挫败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女六切頁碼158頁,第12

異體

衄鼻出血也。从血丑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而叔反頁碼401頁,第3行,第1

衄鼻岀血也。從血丑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女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853頁,第3許惟賢378頁,第1

衄鼻出血也。

段注《素問》曰:鼻衄。又脾移熱於肝則爲驚衄。按諸書用挫衄者,縮朒字之假借也。縮朒者,退卻之意也。

从血。丑聲。

段注女六切。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