䘓
血部14画左右结构U+4613
外语翻译
- thick blood of cattle and goa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苦紺切,音勘。《玉篇》:羊凝血也。《韻會》:按陶氏《本草註》云:宋時大官作䘓,削藕皮落其中,血不凝,知藕之散血,然則䘓,血羹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徒濫切,音憺;徒紺切,音贉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《類篇》作𧗀,亦作𧗐、𧗛。
注解
〔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。
〔䘓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àn、k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血、臽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苦紺切頁碼第159頁,第5字續丁孫
䘓
羊凝血也。从血臽聲。
𧗛
異體𧗜
䘓或从贛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慳闇反頁碼第402頁,第2行,第2字述
羊凝血也。從血臽聲。
鍇注臣鍇按:陶氏《本草注》云:「宋時大官作䘓,削藕皮落其中,血不凝,知藕之散血,然則䘓血羹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02頁,第3行,第1字述
䘓或從𥫔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苦紺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855頁,第3字許惟賢第378頁,第10字
羊凝血也。
段注《釋名》曰:血䐄,以血作之。䐄卽䘓字也。陶氏注《本艸》。宋帝時太官作血䘓。庖人削藕皮。誤落血中。遂皆散不凝。陶所云血䘓,卽劉之血䐄也。按必系諸羊者,惟羊血供飮食。前云衁血也,衃凝血也皆謂人。至𧖺𧗇䘓三字乃言牲血。此許書嚴人物之辨也。
从血。臽聲。
段注苦紺切。八部。
䘓或从贛。
段注依小徐及《玉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