𧗕
血部19画上下结构U+275D5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𧗕
◎同“脓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奴冬切,音農。《說文》:腫血也。或作癑。《六書正譌》:俗作膿,非。
注解
〔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。
〔𧗕〕字拼音是nó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奴冬切頁碼第158頁,第13字續丁孫
𧗕
腫血也。从血,䢉省聲。
膿
俗𧗕从𠕎䢉聲。
蔣注案:膿之篆書字形,或有不當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奴聦反頁碼第401頁,第4行,第1字述
腫血也。從血,農省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01頁,第4行,第2字述
俗𧗕從肉農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奴冬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853頁,第4字許惟賢第378頁,第2字
腫血也。
段注腫,癰也。停滯之血則爲𧗕。《周禮》注曰:潰瘍癰而含膿血者。
从血。䢉省聲。
段注奴冬切。九部。
俗𧗕。从肉。農聲。
段注《周禮》注如此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