㺜
犭部16画左右结构U+3E9C
外语翻译
- fierce dog with long shaggy hair, an old -time name for ta part of Miao people (in southwestern China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𤣜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奴刀切,音猱。《說文》:犬惡毛也。《玉篇》:多毛犬也。《廣韻》:長毛犬。《爾雅・釋獸》〔註〕:旄毛,㺜長。【疏】旄毛,㺜長毛也。《集韻》或作獳,通作峱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奴冬切,音農。
又,《集韻》:尼容切,音醲。又,《玉篇》:女江切,音涳。又,《廣韻》:女交切;《集韻》:尼交切,𡘋音鐃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㺜〕字拼音是n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農。
〔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óng] ⑴ 多毛犬。⑵ 舊時對部分苗族之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奴刀切頁碼第329頁,第6字續丁孫
𤣜
異體㺜
犬惡毛也。从犬䢉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奴聰反頁碼第806頁,第6行,第1字述
犬惡毛也。從犬農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濃而亂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奴刀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891頁,第3字許惟賢第826頁,第5字
犬惡毛也。
段注《爾雅》。旄毛。郭云:㺜長也。
从犬。農聲。
段注奴刀切。古音在九部。乃容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