𧖴
血部12画左右结构U+275B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义《字彙補》:與脈同。
注解
〔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申集,康熙部首是血部。
〔𧖴〕字拼音是m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𠂢、血。
〔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ài] ⑴ 同“脈”。《説文•𠂢部》:“𧖴,血理分衺行體者。脈,𧖴或从肉。衇,籀文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莫獲切頁碼第382頁,第3字續丁孫
𧖴
血理分衺行體者。从𠂢从血。
脈
𧖴或从𠕎。
衇
籒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莫獲反頁碼第928頁,第1行,第1字述
血理之分,袤行體中者。從𠂢,從血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五藏六府之气血,分流四胑也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8頁,第1行,第2字述
𧖴或從肉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8頁,第2行,第1字述
籒文𧖴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莫獲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77頁,第3字許惟賢第991頁,第2字
血理分衺行體中者。
段注理分猶分理。序曰:見鳥獸蹏迒之迹。知分理之可相別異。衺行體中,而大𠋫在寸口。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也。
从𠂢。从血。
段注會意。不入《血部》者,重𠂢也。𠂢亦聲。莫獲切。十六部。
𧖴或从肉。
籒文。
段注左血左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