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脓的意思解释

月部10画左右结构U+8113

月部

10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EPEY

BHBV

QWRH

74232

5240

3707

U+8113

3511453534 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𧗕𪾙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nóng

基本解释

疮口流出来的黄白色汁液,是死亡的白血球、细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。~包。~胸。~肿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肉,农声。本义:从疮口流出的黄绿色粘液) 同本义。

血流离。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
脓血(脓和血的混合物);脓团(脓包。身体局部组织化脓时因脓液积聚而形成的隆起物)

pus;

动词

腐烂 稻苗长七八寸,陈草复起,以镰水芟之,草悉脓死。——《齐民要术》

decompose;

形容词

1.肥硕。

玄熊素肤,肥豢肌。 《文选 · 曹植 · 七启八首》

fat;

2.同“醲”。浓厚。特指浓烈的酒。

甘脆肥,命之腐肠之药。 汉 · 枚乘《七发》

strong;

外语翻译


  • pus
  • Eiter (S, Med)​, eitrig (Adj)
  • pu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奴冬切,音農。說文》:腫血也。玉篇》:癰疽潰也。史記・倉公傳》:後八日嘔膿。

又,《釋名》:膿,醲也,汁醲厚也。曹植〈七啟〉:肥豢膿肌。

又,爛也。齊民要術》:水稻苗長七八寸,𨻰草復起,以鐮浸水芟之,草悉膿死。

注解

〔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膿〕字拼音是n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農

〔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óng] ⑴ 见“脓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奴冬切頁碼158頁,第13

𧗕

𧗕腫血也。从血,䢉省聲。

膿𧗕𠕎䢉聲。

蔣注案:膿之篆書字形,或有不當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奴聦反頁碼401頁,第4行,第1

膿腫血也。從血,農省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401頁,第4行,第2

𧗕從肉農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奴冬切古音第九部頁碼853頁,第4許惟賢378頁,第2

膿腫血也。

段注腫,癰也。停滯之血則爲𧗕。《周禮》注曰:潰瘍癰而含膿血者。

从血。䢉省聲。

段注奴冬切。九部。

𧗕。从肉。農聲。

段注《周禮》注如此作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