衃
血部10画左右结构U+8843
国语辞典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芳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鋪枚切,𡘋音坏。《說文》:凝血也。〈素問〉:赤如衃血者死。【註】衃血,謂敗惡凝聚之血,色赤黑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方鳩切,音哹 —— 義同。
又,披尤切,音䬌 —— 胚胎未成物之始。或从血作衃。
又,《類篇》:房尤切,音浮 —— 草名。《詩・陳風》:視爾如荍。【疏】荍,一名蚍衃。
又,俯九切,音缶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。
〔衃〕字拼音是pē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血、不。
〔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ēi] ⑴ 淤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芳桮切頁碼第158頁,第9字續丁孫
衃
異體𧖯
凝血也。从血不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普杯反頁碼第401頁,第1行,第2字述
凝血也。從血不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衃猶肧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芳杯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852頁,第3字許惟賢第377頁,第9字
凝血也。
段注《素問》赤如衃血者死注。衃血,謂敗惡凝聚之血。色赤黑也。
从血。不聲。
段注芳杯切。古音在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