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热的意思解释

灬部10画上下结构U+70ED

灬部

10画

6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RVYO

QIF

DQUO

55331

3583

4040

U+70ED

1213544444 横、竖钩、提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的组词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温度高,感觉温度高,与“冷”相对。~水。~带。灼~。~度。水深火~(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)。

身体发烧。~症。

使温度升高。~敷。

情意深。~心。~情。~忱。~切。~血。~爱。

旺、盛。~闹。~潮。~火朝天。

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。~中。

受很多人普遍欢迎、关注的。~销。~门儿。

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。~能。~力学(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)。

放射性强。~核武器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本义:温度高。

2.同本义。跟“冷”相对。

肺甚畏 《素问 · 五常变大论》清暖寒,不得不救。 《韩非子 · 有度》如水益深,如火益 《孟子 · 梁惠王下》立厩中仆马之间,……即饥寒毒不可忍,不去也。 明 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此不为近者而远者凉乎。 《列子 · 汤问》

热天;热釜(热锅);热浪;炽热;滚热;火热。

hot;

3.满腔热情;热心肠 。如 :热莽(热蟒。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);热气换冷气(好心没好报);热合(热心)

enthusiastic;

4.有权势的,权势显赫的 。

热官(权势显赫的官吏);热势(显赫的权势);热撮撮(威势显赫貌);热地(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)

with power and influence;

5.形容羡慕至极 。

热眼(热切的目光);热念(热切的愿望)

envious;

6.新;新近 。

热话(方言。新的话题);热尸(刚死的人的尸体。指新近去世者)

new;

7.情意深厚 。

热手辣的(依依不舍);热腹(热心肠);热语(热情、亲昵的话语)

ardent; profound;

8.喧闹;热闹 。

热乱(胡闹;纷乱);热嘈嘈(形容热闹嘈杂);热闹场(热闹的场所)

noisy;

9.亲热 。

热乱(亲密,亲热);热火(亲热);热落(亲热);热熟(亲热);热嘴(口头上的亲热);热络(亲热;热和)

intimate;

10.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。

热门货;热门。

be acceptable; be well received;

名词

1.滚热的物体。

亏之若月,靡之若 《韩非子 · 扬权》谁能持,逝不以濯。 《诗 · 大雅 · 桑柔》

hot object;

2.热气。

天收其声,地藏其 汉 · 扬雄《解嘲》

heat;

3.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。

能已(治)积 明 · 刘基《苦斋记》

热入血室(热邪进入下焦、胞宫);热风(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);产褥热;回归热;鹦鹉热;鼠咬热。

fever; temperature;

4.反常的人体高温;发烧 。

先给他退热再说。

temperature;

5.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。

乒乓热。

craze; popular; be in great demand;

动词

1.加温;使之热 。

热化(受热而熔化);热饭(给饭或饭菜加热)

heat up;

2.烧,烧灼 。

热灼(灼热;火烫);热焰(火焰)

burn;

3.烦躁 。

热呼辣(焦灼;发烫);热忽刺(匆急;急躁);热躁(焦躁;焦急);热恼(谓焦灼、苦恼)

be fidgety;

4.激动。

excit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hot; heat; fever; restless; zeal
  • Hitze (S)​, heiß, warm (Adj)
  • chaud, ardent, affectionné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 )

唐韻》:如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而列切,𡘋音苶。說文》:溫也。釋名》:𤑔也,如火所燒𤑔增韻》:炎氣。詩・大雅》:誰能執熱,逝不以濯。禮・月令》:大雨時行,燒薙行水,利以殺草,如以熱湯。

又,《唐韻正》:如例反。束皙〈近遊賦〉:繫複襦以御冬,脅汗衫以當熱;帽引四角之縫,裙爲數條之殺。〈餠賦〉:三春之初,隂陽交際;寒氣既除,溫不至熱。

正字通》:《說文》本作𤎮,十二畫;省作熱,非。

注解

〔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熱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埶、灬

〔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è] ⑴ 见“热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如列切頁碼337頁,第19

𤎮

異體𤍽、熱

𤎮溫也。从火𡎐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爾絶反頁碼824頁,第2行,第2

𤎮溫也。從火埶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如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940頁,第7許惟賢848頁,第13

𤎮𥁕也。

段注𥁕各本作溫。今正。許意溫爲水名。凡𥁕煗字皆當作𥁕𥁕,仁也。从皿飼囚。引申之則爲𥁕煖。《毛詩傳》曰:蕰蕰而暑。爞爞而𤍽

从火。埶聲。

段注如列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热,给食物加温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“埶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火、埶。篆文從火、埶(ㄧˋ yì)聲。從「火」,指溫度高;「埶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將篆文下方的「火」變成四點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