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廿的意思解释

廿

一部4画独体字U+5EFF

一部

4画

会意字

AGHG

T

EA

44770

0579

5605

U+5EFF

1221 横、竖、竖、横

廿的组词廿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二十。~四史。

详细解释

数词

二十。后也大写作“念” 三月念六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廿二日天稍和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经廿年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【漢典】。

twenty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二十。

秦 · 李斯《泰山刻石》:“皇帝临立,作制明法,臣下修饬,廿有六年。”唐 · 杜甫《客堂》诗:“旧疾廿载来,衰年得无足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二十。

廿四史、行年已越廿载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wenty, twentieth
  • zwanzig
  • ving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廾部 )

唐韻》:人汁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日執切,𡘋音入。玉篇》:二十并也,今直爲二十字。顏之推〈稽聖賦〉:中山何夥,有子百廿;魏嫗何多,一孕四十。

注解

〔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廾部

〔廿〕字拼音是niàn,独体字,可拆字为卄、一,五行属

〔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iàn] ⑴ 二十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人汁切頁碼68頁,第10

廿

異體

廿二十幷也。古文省。

附注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:「十之倍數,古文則多合書。」

蔣注𣞤:段注:「𠦜」篆不見於本書,故釋其義。《耒部》「𦓯」下曰「𠦜㕚」,用「𠦜」字。漢石經《論語》:「年卌見惡焉。」是卌爲四十幷,猶廿爲十幷,卅爲三十幷也。其音則《廣韵》先立切,四十之合聲。猶卄讀如入,卅讀如趿也。《廣韵》引《說文》云數名,卽此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而集反頁碼192頁,第4行,第2

廿二十并也。古文省多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自古來,書二十字從省多,并爲此字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人汁切古音第七部頁碼354頁,第2許惟賢159頁,第8

廿二十幷也。古文省多。

段注省多者,省作二十㒳字爲一字也。《考工記》。桯長倍之。四尺者二。十分寸之一謂之枚。本於二字爲句絶。故書十與上二合爲廿。此可證周時凡言二十可作廿也。古文廿仍讀二十㒳字。秦碑小篆則維卄六年,維卄九年,卅有七年皆讀一字。以合四言。卄之讀如入。卅之讀如𩎕。皆自反也。至唐石經二十皆作卄。三十皆作卅。則仍讀爲二十,三十矣。人汁切。七部。

白话解释

廿,两个“十”相合并。“廿”的古文有所省略,字形有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