勽
勹部4画半包围结构U+52FD
外语翻译
- to incubate; to brood; to hatch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武粉切,音刎 —— 覆也。
又,《集韻》:薄皓切,音抱 —— 義同。《韻會》:菢或作勽,亦作抱。
又,《集韻》:皮敎切,音泡 —— 鳥伏卵。
注解
〔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勹部。
〔勽〕字拼音是bà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勹、人。
〔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ào] ⑴ 古同“抱”。⑵ 古同“菢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薄皓切頁碼第302頁,第5字續丁孫
勽
覆也。从勹覆人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會意。按:勹亦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薄皓切頁碼第751頁,第7行,第2字述
覆也。從勹覆人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薄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31頁,第2字許惟賢第757頁,第6字
覆也。
段注此當爲抱子,抱孫之正字。今俗作抱,乃或捊字也。《衣部》之袌,則訓裏也。
从勹人。
段注薄晧切。《廣韵》薄報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