𠣾
勹部14画半包围结构U+208FE
意思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扶富切,音椱。《說文》:重也。《玉篇》:今作復。
又,《集韻》:房六切,音伏 —— 義同。又,匹北切,音𧕡 —— 𠣾匐也。
注解
〔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勹部。
〔𠣾〕字拼音是fù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勹、復。
〔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ù] ⑴ 重复。后作“複”、“復”。《説文•勹部》:“𠣾,重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今則複行而𠣾廢矣。”桂馥義證:“𠣾,通作復。”㈡ [pú] ⑴ 〔𠣾匐〕又作“匍匐”。爬行。《廣韻•德韻》:“𠣾,𠣾匐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扶富切頁碼第302頁,第11字續丁孫
𠤇
異體𠣾
重也。从勹復聲。
𠣸
異體𠣴
或省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伐六反頁碼第752頁,第2行,第2字述
重也。從勹復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52頁,第3行,第1字述
或省彳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扶富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32頁,第2字許惟賢第758頁,第3字
重也。
段注今則複行而𠣾廢矣。
从勹。復聲。
段注扶富切。三部。《廣韵》匹北切。
𠣴,或省彳。
段注《集韵》云:古作𠣴。按小徐本有𠣴無𠣾。云从勹,𡕨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