仌
人部4画上下结构U+4EC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筆陵切;《集韻》:悲凌切 —— 𡘋冰本字。《說文》:象水凝之形,本作仌,旁省作冫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仌自爲部,今依《正字通》列人部。
注解
〔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仌〕字拼音是bī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人、人。
〔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īng] ⑴ 古同“冰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筆陵切頁碼第383頁,第4字續丁孫
仌
異體仌、冫
凍也。象水凝之形。凡仌之屬皆从仌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象水初凝之文理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彬仍反頁碼第929頁,第5行,第1字述
凍也。象水凝之形也。凡仌之屬,皆從仌。
鍇注臣鍇曰:「冰初凝,文理如此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筆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280頁,第4字許惟賢第992頁,第5字
凍也。
段注仌凍二篆爲轉注。絫𧦝之曰仌凍。如《月令》冰凍消釋是也。
象水冰之形。
段注冰各本作凝。今正。謂象水初凝之文理也。筆陵切。六部。
凡仌之屬皆从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