刅
刀部4画左右结构U+5205
外语翻译
- to create, to make to invent; to begi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楚良切,音窻。《說文》:傷也,从刀、从一。【徐曰】一刀所傷,指事也。《韻會》本作刅,或作創。
注解
〔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刅〕字拼音是chu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刃、丶。
〔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uāng] ⑴ 同“創”。创伤。《説文•刃部》:“刅,傷也。”⑵ 兩刃刀。《正字通•刀部》:“刅,兩刅刀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楚良切頁碼第137頁,第1字續丁孫
刅
傷也。从刃从一。
創
異體𠞴、𠟐
或从刀倉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瘡,非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楚霜反頁碼第35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傷也。從刃,從一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一,刃所傷,指事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53頁,第4行,第2字述
刃或從倉。
鍇注臣鍇按:史此正刀創字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楚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730頁,第2字許惟賢第324頁,第5字
創
傷也。
段注凡殺傷必以刃。
从刃。从一。
段注按鉉本篆作刅。鍇本篆作刄。今按當是從刃從一。一者,傷之象。𠟎之所入也。刅省則作刄。小徐本《井部》刱,《米部》粱皆從刄。考桐柏廟碑梁字,羊竇,道碑粱字,《五經文字》及唐石經梁粱皆不作刅。今人作𥛬書梁粱皆從刅。非古法。不可從也。楚良切。十部。
刅或从倉。
段注從刀倉聲也。凡刀創及創瘍字皆作此。俗變作𠛂,作瘡。多用創爲𠛝(刱)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