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
意思解释
刀
dāo基本解释
①用来切、割、斩、削、砍、刺、铡的工具。~子。~兵。~法。剪~。镰~。
②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。一刀合一百张。
③古代的一种钱币,因其形如刀故称。~币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刀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古代兵器名。
2.同本义。
刀,兵也。象形。 刀,到也,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。 刀光照塞月,阵色明如昼。
刀枪;刀兵;刀瘢(刀伤的瘢痕)。
knife; soldier's sword; sabre;
3.泛指用来斩、割、切、削、砍、铡的工具。
中刑用刀锯。 有斧钺刀墨之民。 帝自捉刀立床头。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。 屠乃奔倚其下,弛担持刀。
刀锯(古代的刑具。割刑用刀,刖刑用锯);刀环(刀头的环);刀墨(古黥刑。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,然后再染上墨);刀斧手(刽子手;又指持刀拿斧、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)
knife;
4.形状像刀的东西 。
冰刀;刀圭(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)
sth. shaped like a knife;
5.即刀币,中国的一种古钱币,其形如刀 。
余刀布。 及金刀龟贝。
刀儿(古代钱币的通称。因其形状如刀,故有此称)
knife money;
6.通“舠”。小船。
谁谓河广?曾不容刀。
boat;
7.姓。
量词
◎通常以一百张(一百页)纸为一刀 。
我买了两刀。
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;
国语辞典解释
刀
dāo详细解释
名
1.武器名。一种用来砍杀,颇具杀伤力的兵器。
大刀、宝刀、军刀、武士刀。
2.切、削、剪、刻、割、斩的工具。多以钢铁制成。
菜刀、铡刀、剪刀、镰刀、雕刻刀。
3.古代的钱币。外形如刀。
《史记 · 卷三〇 · 平准书》:“农、工、商交易之路通,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。”
4.量词:(1) 计算切割次数的单位。
老屠户在那块猪肉上划了几刀。(2) 计算纸张的单位。一百张为一刀。如:一刀稿纸。
5.姓。如明代有刀干孟。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两岸词典解释
刀
dāo详细解释
1.古代的一种兵器、用具;现泛指用于切、割、削、刺、刨、砍、铡的器具。
菜刀、刨刀、蓝波刀、削铅笔刀。
2.状似刀的物品。
冰刀、瓦刀、刀币。
3.量词:(1)用于计算纸张。一百张称为一刀。
4.量词:(2)用于计算切割的次数。
5.姓。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外语翻译
- knife; old coin; measure
- ( 刀 状 的 东 西 ) messerförmiges Gerät (S), ( 切 、 割 的 工具 ) Messer (S), ( 指 兵器 ) (einschneidige) Hiebwaffe, Säbel, Schwert (S), hundert Bogen (Papier) (Zähl), Dao (Eig, Fam), Radikal Nr. 18 = Messer, Schwert, Hiebwaffe, Säbel (Varianten: 刁 , 刂) (S)
- couteau, sab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都勞切;《正韻》:都高切,𡘋到平聲。《說文》:兵也,象形。【徐曰】象刀背與刃也。《釋名》:刀,到也,以斬伐到其所也。《玉篇》:所以割也。《左傳・襄三十一年》:未能操刀而使割也。
义又,錢名。《初學記》:黃帝採首山之銅,始鑄爲刀。《史記・平準書》:龜貝、金錢、刀布之幣興焉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刀者,錢也,以其形如刀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利於刀。【註】如淳曰:名錢爲刀者,以其利於民也。
义又,《詩・衞風》:誰謂河廣,曾不容刀。【朱註】:小船曰刀。《正韻》:小船形如刀。
注解
〔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刀〕字拼音是dāo,独体字,五行属金。
〔刀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刀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是古代兵器名。
〔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āo] ⑴ 用来切、割、斩、削、砍、刺、铡的工具⑵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⑶ 古代的一种钱币,因其形如刀故称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都牢切頁碼第134頁,第11字續丁孫
𠚣
異體刀
兵也。象形。凡刀之屬皆从刀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得高反頁碼第347頁,第7行,第1字述
兵也。象形。凡刀之屬,皆從刀。
鍇注臣鍇曰:「刀背與刃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都牢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709頁,第6字許惟賢第316頁,第4字
兵也。
段注刀者,兵之一也。《衞風》假借爲𦩍字。
象形。
段注都牢切。二部。
凡刀之屬皆从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