紓
国语辞典解释
紓纾
shū详细解释
动
◎排除、解除。
《左传 · 庄公三十年》:“斗谷於菟为人令尹,自毁其家,以纾楚国之难。”宋 · 陆游《秋思》诗:“嬾不近笔砚,何以纾幽情?”
形
◎宽缓、宽裕。
宋 · 苏轼《论给田募役状》:“若官与买则田谷皆重,农可小纾,其利三也。”《宋史 · 卷三九八 · 李蘩传》:“民力稍纾,得以尽于农亩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紓纾
shū详细解释
1.《书》宽裕。
岁丰人纾,会当成耳(宋‧苏轼《与开元明师书》之二)。
2.《书》使宽裕;使舒缓。
纾宽民力、诚仁为己任,期纾民于仓也(《后汉书‧荀彧列传》)。
3.《书》缓解;解除(困难、灾祸等)。
纾祸、斗谷於菟为人令尹,自毁其家,以纾楚国之难(《左传‧庄公三十年》)。
外语翻译
- loosen, relax, relieve; extricate
- langsam, bedächtig
- abondant, ample, à l'aise, libérer, soulager, dégag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傷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商居切,𡘋音書。《說文》:緩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彼交匪紓。
义又,《左傳・僖二十一年》:紓禍也。【註】紓,解也。
又,《廣韻》:神與切,音杼。《集韻》:上與切,音墅 —— 義𡘋同。《玉篇》:紓,或作舒。《集韻》或作䋡。
注解
〔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紓〕字拼音是s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予。
〔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ū] ⑴ 见“纾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傷魚切頁碼第432頁,第34字續丁孫
紓
緩也。从糸予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傷魚切頁碼第1028頁,第1行,第3字述
緩也。從糸予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傷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582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23頁,第13字
緩也。
段注《小雅》。彼交匪紓。傳曰:紓,緩也。《左傳》多用紓字。其義皆同。亦叚抒爲之。
从糸。予聲。
段注傷魚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