悆
外语翻译
- happ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羊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羊茹切,𡘋音豫 —— 喜也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商居切,音余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悆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ù、sh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余、心。
〔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ù] ⑴ 喜悦。⑵ 忘。⑶ 贪欲。⑷ 舒适:“及帝不~,召防及之仪俱入卧内,属以后事。”⑸ 忘。㈡ [shū] ⑴ 古通“纾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羊茹切頁碼第353頁,第19字續丁孫
悆
忘也,嘾也。从心余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有疾不悆。」悆,喜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玄遇反頁碼第858頁,第4行,第1字述
忘也,嘾也。從心余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有疾不悆。」悆,憙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羊茹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033頁,第1字許惟賢第888頁,第5字
忘也。
段注此義未聞。恐有譌字。
嘾也。
段注嘾者,含深也。含深者,欲之甚也。《淮南・修務訓》高注云:憛悇,貪欲也。賈誼《新書・勸學》篇。孰能無悇憛養心。而顚一視之。匈奴篇。一國聞之者,見之者垂羨而相告人。悇憛其所自。按嘾慓,悆悇皆古今字。悇憛猶憛悇也。若《廣雅》云:悇憛,懷憂也。此則其引申之義。凡求得未有不患失者。
从心。余聲。
段注羊茹切。五部。
《周書》曰:有疾不悆。
段注《金縢》文。今本作弗豫。許所據者壁中古文。今本則孔安國以今文字易之也。
悆,喜也。
段注喜者,樂也。此引書而釋之。必釋之者,以書義與字本義別也。凡引曰圛,而釋之曰圛𦫵雲半有半無。引布重𤊾席,而釋之曰織蒻席。引如虎如貔,而釋之曰貔猛獸。引朕堲讒說殄行,而釋之曰堲疾惡也。皆此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