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絆的意思解释

糹部11画左右结构U+7D46

糹部

11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XUFH 86,XUGH 98

VFFQ

ZUB

29950

U+7D46

55444443112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bàn

基本解释

见“绊”。

日本释义

读音kizuna。 纽带。「友情の 絆(=友谊的纽带)」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bàn

详细解释

勒马的绳子。

《北史 · 卷二六 · 宋隐传》:“军人有盗马绊者,斩而循,于是三军震惧,莫敢犯法。”

1.行动时,被东西给缠住或挡住。

《水浒传 · 第六九回》:“那马却待回头,背后绊马索齐起,将马绊倒。”

绊倒。

2.引申为约束、缠累的意思。

唐 · 杜甫《曲江》诗二首之一:“细推物理须行乐,何用浮名绊此身。”宋 · 苏轼《送春》诗:“梦里青春可得追,欲将诗句绊余晖。”

羁绊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bàn

详细解释

1.走路时腿脚受到他物的阻挡或缠绕。

绊脚石、绊了一跤、绊马索。

2.绊子,摔跤时用腿绊倒对方的一种招数。

使绊儿、下绊儿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oop, catch; fetter, shackle
  • trébucher, buter, entrav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博慢切,音半。說文》:馬縶也。玉篇》:羈絆也。增韻》:繫足曰絆,絡首曰羈。前漢・班固敘傳》: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彼巷切。揚雄〈交州牧箴〉:爰自開闢,不羈不絆;周公攝祚,白雄是獻。

廣韻》:絆,同「靽」。

注解

〔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絆〕字拼音是b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半

〔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n] ⑴ 见“绊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博幔切頁碼437頁,第32

絆馬縶也。从糸半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博幔切頁碼1037頁,第4行,第3

絆馬縶也。從糸半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博幔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631頁,第3許惟賢1145頁,第1

絆𩡳也。

段注《馬部》𩡳下曰:馬絆也。與此爲轉注。《小雅》。縶之維之。傳曰:縶,絆。維,繫也。《周頌》曰:言授之縶。以縶其馬。箋云:縶,絆也。按縶謂繩。用此繩亦謂之縶。此凡字之大例。有客其冣明者也。引申爲凡止之偁。

从糸。半聲。

段注博幔切。十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绊,御马的绳索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半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糸、半聲。從「糸」,指像絲一樣可編成繩子;「半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