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編的意思解释

糹部15画左右结构U+7DE8

糹部

15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XYNA

VFHSB VFISB

ZWLD

23927

U+7DE8

554444451325122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竖、竖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biān

基本解释

见“编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biān

详细解释

1.连结、交叉组织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章 · 悲回风》:“纠思心以为纕兮,编愁苦以为膺。”宋 · 萧立之《送人之常德》诗:“编蓬便结溪上宅,采桃为薪食桃实。”

编发、编草席。

2.顺次排列。

《史记 · 卷八二 · 田单传》:“(田单)与士卒分功,妻妾编于行伍之闲,尽散饮食飨士。”

编列、编组、编排、编印。

3.搜集整理。

唐 · 元稹《乐府古题序》:“而纂者,由诗传而下十七名,尽编为乐录。”

编书、新编、汇编、编字典。

4.创作。

编歌、编曲、编剧本。

5.捏造、用谎话骗人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一九回》:“我把你烂了嘴的,我就知道你是编我呢!”

瞎编、编一套谎言。

1.贯串书籍的绳索。

《史记 · 卷四七 · 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
2.古代书籍以简牍编联而成,所以书一册称为“一编”。

《汉书 · 卷四〇 · 张良传》:“出一编书。”唐 · 颜师古 · 注:“编谓联次之也。联简牍以为书,故云:‘一编’。”

人手一编。

3.泛指书籍。

唐 ·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,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。”

巨编大著。

4.量词:(1) 计算书籍章节编目的单位。

《老残游记》共分三编。(2) 计算同类型或相似的书籍分套成编的单位。如:《四部丛刊》分初编、续编、三编。

5.姓。如东汉有编䜣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biān

详细解释

1.古代连结竹简成书册的皮条或皮绳。

韦编三绝。

2.编织。

编凉席、编草帽、编花篮。

3.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。

编班、编号、编次序。

4.整理、加工资料或现成的作品。

编书、编报纸、编参考资料。

5.整本的书(多用于书名)。

正编、续编、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。

6.创作;编写(剧本、歌舞等)。

编剧本、编舞曲、编字典。

7.故意把非事实说成事实;捏造。

编瞎话、胡编乱造。

8.编制,指一个单位的机构设置、人员定额等。

超编、在编、编外人员。

9.量词。用于计算书籍内容的划分(一般大于“章”)。

上编、第二编、全书共分四编。

10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knit, weave; arrange; compile
  • flechten (V)​, verfassen (V)​, komponieren
  • tresser, tisser, arranger, rédiger, écrire, éditer, compiler, composer, fabriquer, forger, invent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布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𤰞眠切,𡘋音邊。說文》:次𥳑也。史記・孔子世家》:讀《》,韋編三絕。前漢・儒林傳》〔註〕:編,所以聯次𥳑也。

又,首服也。周禮・天官》:追師掌王后之首服,爲副編次,追衡筓。【註】編,編列髮爲之,若今之假紒矣。

又,編鐘。周禮・春官・磬師》:擊編鐘。【註】編,讀爲編書之編。

又,結也。楚辭・九章》:編愁苦以爲膺。

又,《字林》:以繩次物曰編。又,《玉篇》:編,織也、連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方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典切,𡘋音匾 —— 編,綃也。又,絞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婢典切;《正韻》:婢免切,𡘋音辮。史記・西南夷傳》:皆編髮,隨畜遷徙。前漢・終軍傳》:殆將有解編髮,削左袵而蒙化者。【註】編,讀辮。

又,《集韻》:蒲眠切,音蹁 —— 緶,或作編,交枲也。

博雅》:編,絛也。

注解

〔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編〕字拼音是b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扁

〔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ān] ⑴ 见“编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布玄切頁碼437頁,第19

編𥳑也。从糸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布玄切頁碼1036頁,第7行,第2

編𥳑也。從糸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布玄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629頁,第1許惟賢1143頁,第9

編𥳑也。

段注以絲次弟竹𥳑而排列之曰編。孔子讀易。韋編三絕。𠕋字下曰:象其札一長一短。中有二編之形。然則駢比其𥳑。上下用絲編二。是以有得靑絲編《考工記》者也。禮之編茅爲鼎鼏。《周禮》王后之編列髮爲之。亦猶是法也。

从糸。篇聲。

段注布玄切。十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编,依次排列竹简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扁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右像絲繩,左像書冊。篆文從糸、扁聲。從「糸」,指絲繩;「扁」表示音讀,也兼有書寫的意思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