紊
意思解释
紊
wěn基本解释
◎乱。~乱。有条不~。纲颓纪~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文声。本义:乱。
2.同本义。
紊,乱也。 有条而不紊。
紊纷(纷乱);紊淆(紊乱);紊弃(杂乱并弃失);紊绪(混乱序分);紊入(参杂进去);紊淆(混乱)
disordered;
3.繁盛。
其运风,其化呜,紊启坼。
thriving;
动词
◎扰乱 恐众官齐言,有紊太师清听。——明· 许仲琳《卦神演义》
harass; create confusion;
国语辞典解释
紊
wèn详细解释
形
◎杂乱、混乱。
《晋书 · 卷一二一 · 李期载记》:“庆赏威刑,皆决数人而已,于是纲维紊矣。”
有条不紊。
动
◎扰乱。
南朝梁 · 江淹《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》:“借权制之义,紊礼灭经。”
外语翻译
- confused, disorder
- verwickelt, verwickelte , verwickelt, verwickelte
- désordre, en désordre, troublé, confus, embrouill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亡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文運切,𡘋音問。《說文》:亂也。《書・盤庚》:若網在綱,有條而不紊。
又,《集韻》:無分切,音文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紊〕字拼音是wě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文、糸,五行属金。
〔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糸( mì ),文声。本义是乱。
〔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ěn] ⑴ 乱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亡運切頁碼第433頁,第6字續丁孫
紊
亂也。从糸文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有條而不紊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亡運切頁碼第1028頁,第5行,第2字述
亂也。從糸文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有條而不紊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亡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58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25頁,第1字
亂也。从糸。文聲。
段注亡運切。十三部。
《商書》曰:有條而不紊。
段注《般庚》上文。
白话解释
紊,丝绪纷乱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文”作声旁。《商书》上说:“有条理而不紊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