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緊的意思解释

糸部14画上下结构U+7DCA

糸部

14画

8画

上下结构

AHNI

SEVIF

HXZ

77903

U+7DCA

12512554554234 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竖钩、撇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ǐn

基本解释

见“紧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jǐn

详细解释

1.严密、不放松。

严紧、管得很紧。

2.急迫。

紧急、紧要、紧迫。

3.生活困窘、不宽裕。

手头很紧。

4.重要。

《三国演义 · 第四九回》:“请暂少住,有紧话说。”

要紧事。

1.密合。与“鬆”相对。

紧握笔杆、系紧鞋带。

2.加快、不停止。

元 · 关汉卿《五侯宴 · 第三折》:“走的紧来到荒坡佃,觉我这可扑扑的心头战。”

赶紧、催得紧、紧走几步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jǐn

详细解释

1.物体受到较大的拉力作用后呈现张力很大的状态。

把弹簧拉紧、鞋带系得太紧。

2.牢固;固定。

紧记在心、把螺丝钉拧紧、紧紧地握住绳子不放松。

3.使紧。

紧一紧鞋带、紧了紧琴弦。

4.间隙小;非常接近。

你们两个靠得紧一些、紧密。

5.急迫;迫切。

紧迫、活儿赶得很紧。

6.严格;不放松。

孩子不能管得太紧、把犯人看紧,别让他跑了。

7.紧张;严重。

局势很紧、风声越来越紧。

8.拮据;不宽裕。

手头有些紧、日子过得紧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ense, tight, taut; firm, secure
  • dicht, eng
  • tendu, serré, étroit, urg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居忍切,音謹。說文》:纏絲急也。博雅》:糾也。玉篇》:紉也。唐書・百官志》:議定天下州府爲兩輔、六雄、十望、十緊及上、中、下之差。

又,《集韻》:頸忍切,音胗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在臤部,今倂入。

注解

〔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緊〕字拼音是jǐ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臤、糸

〔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ǐn] ⑴ 见“紧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糾忍切頁碼93頁,第1

緊纏絲急也。从臤,从絲省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糺忍反頁碼251頁,第7行,第1

緊纒絲急也。從臤,絲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糾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470頁,第2許惟賢211頁,第3

緊纏絲急也。

段注緊急雙聲。此字別作䋗。《玉篇》引成公四年鄭伯䋌卒。古千、古兩二切𦒱左作堅,公作臤,穀作賢。則別本作䋗,切古千必矣。臣聲與臤聲一也。而顧書譌作䋌。《釋名》云:絹,䋌也。其絲䋌厚而疏也。是其譌久矣。《集韵・養韵》作䋌,舉兩切。《先韵》作䋗,緊也。䌑堅同。經天切。是宋時故有䋗字。特丁度等不能用正䋌之譌。又不知卽是緊字耳。《春秋》鄭伯䋗。《釋文》不載。考經字者所當知。

从臤。絲省。

段注糾忍切。十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紧,缠丝缠得急。字形采用“臤”和省略了“糸”的“絲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臤(ㄑㄧㄢ qiān)、從絲省。從「臤」,表示堅牢;從「糸」,表示與絲有關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