悚
意思解释
悚
sǒng基本解释
◎害怕,恐惧。毛骨~然。~~。~栗。~惧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心,束声。本义:恐惧。
2.同本义。
悚,惧也。 人君闻此,可以悚惧。
悚怯(惶恐胆怯);悚愧(惶恐惭愧);悚栗(恐惧战栗);悚骇(惊恐);悚异(惊异)
terrified; horrified;
3.欢悦 。
悚抃(欢愉);悚戴(欢欣奉戴);悚跃(欢悦跳跃)
please;
4.耸立;高耸 。
悚立(耸立,竖立);悚峙(高耸峙立)
tower;
5.恭敬 。
悚敬(恭敬)
respect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afraid, scared, frightened
- beängstigt, eingeschüchtert (Adj)
- effray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𢷜
《廣韻》:息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荀勇切;《正韻》:息勇切,𡘋音聳。《說文》:懼也。本作㦜。从心,雙省聲。今作悚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𢥠,通作聳。
注解
〔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悚〕字拼音是s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束,五行属金。
〔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束声。本义是恐惧。
〔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ǒng] ⑴ 害怕,恐惧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息拱切頁碼第352頁,第1字續丁孫
愯
懼也。从心,雙省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駟氏愯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思奉反頁碼第855頁,第1行,第1字述
懼也。從心,雙省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駟氏愯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・刑法志》曰:「愯之以行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息拱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021頁,第1字許惟賢第883頁,第1字
懼也。
段注與竦音義略相近。
从心。雙省聲。
段注息拱切。九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駟氏愯。
段注昭公十九年《左傳》文。今本作聳。後人所易也。又昭六年《左傳》。聳之以行。《漢書・㓝法志》引作𢥠。晉灼曰:古悚字。按《漢書》雙不省。又《魏都賦》。吳蜀二客愯焉相顧。張載注。愯,懼也,引《左傳》駟氏愯。張用《說文》也,俗本譌爲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