㡇
巾部10画左右结构U+3847
外语翻译
- colar, the front of a Chinese gown, lapel of a Chinese dress worn by the literati in former day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陟葉切,音輒。《說文》:領耑也。
又,《類篇》:丁兼切,音佔。又,《廣韻》:他協切;《集韻》:托協切,𡘋音帖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集韻》:卽涉切,音接 —— 衣衿也。
又,《類篇》:的協切,音喋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í、zh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𦔮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葉切頁碼第254頁,第14字續丁孫
㡇
異體𢃣、𧚊
領耑也。从巾𦔮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篆與㡄篆同義,篇韻皆有㡇無㡄,《集韻》乃兼有之。」嚴可均校議:「篆體當作輒。訛作㡄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陟聶反頁碼第652頁,第5行,第2字述
領耑也。從巾耴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㡇猶摺也。領耑多摺,故名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447頁,第1字許惟賢第633頁,第5字
領耑也。从巾。耴聲。
段注陟葉切。八部。按此篆與㡄篆同義。篇,韵皆有㡇無㡄。《集韵》乃兼有之。葢此書當刪㡄。而存㡇於㡄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