𢅯
巾部19画左右结构U+2216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方吻切;《集韻》:父吻切,𡘋音憤。《說文》:以囊盛穀,太滿而裂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弓筋起。
又,《廣韻》:扶問切;《集韻》:符問切,𡘋分去聲。又,《集韻》:方問切,音僨。又,敷勿切,音弗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𢅯〕字拼音是fè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奮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吻切頁碼第254頁,第3字續丁孫
𢅯
以囊盛穀,大滿而裂也。从巾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房粉反頁碼第651頁,第4行,第3字述
以嚢盛穀,太滿而裂也。從巾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嚢穀滿頸,即漲而𢅯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吻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442頁,第3字許惟賢第631頁,第6字
㠯囊盛穀大滿而裂也。
段注𢅯之言璺也。璺者,隙也。《玉篇》曰:又弓筋起。
从巾。奮聲。
段注方吻切。十三部。